新闻资讯

常州构建"1+5+3"模式力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

2022/12/2 20:10:00 人评论 次浏览

江苏省人民政府

近年来,常州市将制造业智能化改造作为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,抢抓新工业、新能源机遇,优化数字经济产业布局,推进产业迭代升级,在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取得新突破。

构建“一横多纵”平台,满足企业上云需求。“一横”主平台,即常州工业物联大数据平台,“多纵”技术子平台,即在主平台基础上,针对最有区域特色的行业量身定制工业云平台。“一横多纵”平台为企业提供贯穿设备级、产线级和企业级的智能化综合解决方案,以较低成本、快速高效的方式解决企业系统信息孤岛、生产管理不可见、提升效率无方案等难题。这一模式率先在天宁区成功实践,继而在常州全市铺开,并向长三角地区辐射,形成了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圈,目前,该平台已成功导入智能云、航天云盘等30个工业App,实现常州区域1万余家企业、7万多台设备接入平台,在短时间内形成了区域企业的大面积覆盖。

创新“五星上云”路径,推动企业规模上云。“五星上云”,即根据企业实际,梯度提供一星能力上云、二星工具上云、三星管理上云、四星设备上云、五星智慧企业上云等途径,既为企业提供标准化、个性化服务,又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、拓展市场渠道,赋能制造向智造转型。国佳云为、航天云网等5家企业成功中标5个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创新工程项目。成立于1989年的华利达服装集团,利用5G、云计算、MEC边缘计算网络和大数据等技术,加快智能制造与运营管理融合、制造能力与服务能力融合,2021年江苏省首个纺织服装行业二级节点在华利达正式上线,目前接入企业已达508家,标识注册量6.9亿,解析量超2.5亿。

探索三方互动机制,引导企业上云无忧。采用“政府购买服务-第三方运作-政府考核评估”方式,支持帮助中小企业搬移心中“对价值心存疑虑、对成本心怀忐忑、对实践心长力短”的三座大山,形成“政府搬山、平台耕地、企业种田”三方互动机制。例如,天宁区政府与航天科工紧密联动,航天科工常州工业互联网研发中心入选2019年江苏省级重点项目,天宁区获评江苏省首家工业互联网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。近年来,常州市先后出台《关于深化“互联网+先进制造业”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意见》《常州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》等一系列文件政策,规划了长远目标,制定了短期任务,保障了奖励资金,鼓励企业云上高质量发展。

免责声明:本文系网络转载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版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!

栏目类别